自动控制原理C-课程教学大纲

发布者:王佳伟发布时间:2023-07-10浏览次数:12

《自动控制原理C》课程教学大纲

一、课程基本信息(黑体、小四、加粗、行距20磅)

课程编号: AS31103

课程名称: 自动控制原理C

英文名称: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 C

课程学时56    讲课学时:46    实验学时:10    上机学时0   习题学时0

课程学分:3.5

开课单位: 航天学院  控制科学与工程系

授课对象: 非控制类专业本科生,如通信专业(5系)

开课学期:3

先修课程: 线性代数、复变函数、电子技术方面的有关课程

二、课程目标(黑体、小四、加粗、行距20磅)

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,例如电子、通信、交通和国防,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应用具有巨大实用价值。自动控制的概念、方法和理论体系已经应用到了许多科学领域,例如复杂网络,形成了一大批新的交叉科学、例如经济领域、复杂网络和系统生物学。

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如下:

课程目标1:掌握并熟练运用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、经典控制理论系统响应及指标、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、现代控制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,并在单变量实际系统中进行实践运用。

课程目标2:具备对单变量控制系统的初步建模能力、对控制系统的指标分析能力、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设计的能力、以及在上述定量分析后综合判定系统任务或目标的可达性、完成度。

课程目标3:借助控制系统方框图、极坐标图、伯德图以及传递函数、频率特性函数等表达方式,建立对控制系统设计的“数形结合”思想,从而加深对具体控制问题的理解,并有效利用反馈控制校正方法设计满足时域、频域等指标要求的工程控制系统。

三、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(黑体、小四、加粗、行距20磅)(毕业要求具体描述按指标点分解列写

毕业要求

毕业要求具体描述

课程目标

1.工程知识

能够将数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

课程目标1

 2.问题分析

能够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,识别、表达、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,以获得有效结论。

课程目标2

3.设计/开发解决方案

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,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、单元(部件)或工艺流程,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,考虑社会、健康、安全、法律、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。

课程目标3

四、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(黑体、小四、加粗、行距20磅)

序号

教学内容

教学要求

学时

教学方式

对应课程

目标

1

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述

1.本课程的目的及讲授内容

2.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控制系统

3.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

4.控制系统的组成

5.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

1.了解控制学科发展历程

2.了解控制系统组成部件及其功能

3.了解控制系统指标:稳定性指标、准确性(精确性)指标、快速性及平稳性指标(过渡过程指标)

4

讲授

课程目标1

2

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

1.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、

2.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定义

3.传递函数的几个性质

4.基本环节及传递函数

5.控制系统方框图及其绘制

6.方框图的变换规则

7.典型系统的方框图与传递函数

8.方框图化简

9.梅森增益公式

1.了解控制系统建模方法:理论法、实验法

2.了解控制系统方框图的规则

3.掌握方框图化简的两种方法:框图变换法、梅森公式法


6

讲授

课程目标1

3

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

1.典型输入信号

2.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

3.线性定常系统的重要性质

4.二阶系统的标准型及其特点

5.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

6.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

7.二阶系统的脉冲响应

8.二阶系统的单位速度响应

9.初始条件不为零时二阶系统的过渡过程

10.闭环主导极点的概念

11.高阶系统性能指标的近似计算

12.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定义

13.线性系统的稳定条件

14.劳斯稳定判据

15.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

16.稳态误差的计算:泰勒级数法和长除法

17.控制系统的无静差度

18.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

19.减小稳态误差的方法

1.了解控制系统时域输出的各种模态与特征根的对应关系

2.掌握控制系统时域输出信号的求取方法,通过拉普拉斯变化求取输出并进行反变换

3.掌握一阶、二阶控制系统的阶跃信号响应及其过渡过程指标

4.掌握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劳思判别方法

5.理解并掌握控制系统误差的概念,并掌握稳定误差的计算方法

12

讲授

课程目标1

课程目标2

4

实验一 二阶线性系统的模拟机仿真分析

1.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。

2.阻尼比对二阶系统性能的影响。

1.了解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

2.了解阻尼比与二阶系统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

3

实验

课程目标3

5

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

1.频率特性

2.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

3.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

4.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

5.最小相位系统

6v=0,1,2时开环系统的极坐标图

7Nyquist稳定判据

8.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

9.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

10.二阶系统性能指标间的关系

11.高阶系统性能指标间的关系

12.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和性能指标的关系

13.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方法

14.基本控制规律

15.相位超前校正网络

16.相位滞后网络

17.相位滞后-超前校正网络

1.了解频率特性函数与传递函数之间的深层次关系,前者对应微分方程的傅里叶变换,后者对应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

2.了解频率特性函数的极坐标表示方法

3.掌握频率特性函数的伯德图画法及其理论依据

4.掌握系统型别与稳态误差之间的理论关系

5.掌握Nyquist稳定判据

6.掌握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

7.了解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和性能指标的关系

8.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各种方法,熟练掌握串联校正方法

16

讲授

课程目标1

课程目标2

6

实验二 调速系统分析与校正

1.稳定性分析

2.稳态误差分析与测定

3.频率特性测试

4.并联反馈校正及其参数

1.了解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及频率特性

2.了解调速系统的误差计算、反馈校正

3

实验

课程目标3

7

实验三 随动系统的分析与校正

1.静态特性测试与分析

2.动态特性分析

3.串、并联校正及参数的确定

1.了解随动系统的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

2.掌握随动系统串、并联校正

4

实验

课程目标3

8

第八章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分析法

1.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

2.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

3.状态变量唯一与特征值不变性

4.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方程

5.根据方框图建立状态方程

6.能控性和能观性基本概念

7.线性定常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

8.用状态反馈配置系统的极点

9.状态观测器

1.掌握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模理论

2.了解状态变量的唯一性与特征值不变性

3.掌握能控性和能观性判据

4.掌握用状态反馈配置系统极点的方法

5.了解状态观测器的原理及构造方法

8

讲授

课程目标1

课程目标2

五、课程教学方法(黑体、小四、加粗、行距20磅)

 1.课堂讲授

采用启发式教学,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,增设课堂提问、随堂联系等,培养学生独立思考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。

采用PPT、实例视频等电子教案,结合板书,特别是理论公式推导方面板书,综合提高教学信息量,增强教学的直观性。

采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,配套三个独立实验,引导学生应用控制理论的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,进行系统指标分析与仿真,培养其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及实践能力。

 2.实验教学

专门为每个实验设置一节独立课程,三个实验内容分别针对时域法、控制系统频域分析及反馈系统的串联校正,讲授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、实验手段、调试方案,使得学生在专业指导下有效突破实验的难点、疑点,通过动手环节加深对理论的理解,对工程实践方法的认知。

六、课程考核方法(黑体、小四、加粗、行距20磅)

考核环节

所占分值

考核与评价细则

对应课程目标

出勤及随堂练习

10

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,优选有启发性的试题、开放性小试题,随堂完成并上交,由教师批改

课程目标3

作业

15

各章节均精选课后作业若干,题量适中,难度覆盖各个档次,由助教批改

课程目标2

实验

15

每个实验5分,共计三个实验,由专职实验教师带领进行动手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书,之后由助教批改、打分

课程目标3

考试

60

考试题型为问答题和计算题,卷面成绩60,加上出勤10分,作业15分,实验15分,总计100

课程目标1

七、主要教材与参考书(黑体、小四、加粗、行距20磅)

 1.教材:

《自动控制原理》(第三版),梅晓榕主编,科学出版社,2013年.

 2.参考书:

《自动控制原理》(第六版),胡寿松主编,科学出版社,2013年.

《控制系统设计指南》(第四版),[]George Ellis著,汤晓君译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6年.

《自动控制原理与设计》(第六版),[]Gene F. Franklin等著,李中华等译,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4年.

《反馈控制系统》(第五版),[]Charles L. Phillips等著,詹俦军译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7年.



大纲撰写人: 张淼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大纲审核人: